一個非常容易聯想到的場景,越來越多的無人服務進入到醫療領域,無人設備如何融入醫養空間,醫患與無人設備的交互又該怎樣充滿“溫度”,這些問題都應該進入到醫養空間玩家們的思考范圍了。
目前,在醫用家具行業小廠林立,具有大規模自動化生產能力的廠家寥寥無幾,像圣奧這樣擁有智慧工廠的企業無疑具有較大的優勢。在生產制造方面,圣奧已經開始進行智能制造的探索,但“智能化”的程度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工業互聯網在醫用家具生產領域的落地進入到智能化才是整個行業追求的目標。
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重點是,站在普通民眾對醫療保健認知的角度,過去只是在生病時才會有求醫的需求,現在人們更加重視健康的生活行為與方式,既重視肌體健康,也重視心理健康,更加側重疾病預防,這也意味著在未來的智慧醫療時代,醫養空間將不再局限于特定機構之內,其邊界或將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普通家庭。
我們來看看現有的幾個案例,集看病、體檢、治療、護理、療養于一身的迪拜健康城,與烏節路商業中心融為一體的新加坡諾維娜健康城,以及日本的東京健康廣場,這些衛生保健綜合性設施已經開始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
比如日本的東京健康廣場,除了擁有305個床位的大久保醫院之外,還包括健身俱樂部,衛生保健博物館以及一些辦公用房與商店等,給人的感覺是一個繁華的商業中心,而不是醫療設施中心。
在這樣的趨勢之下,與日常生活融合共生的智慧健康空間和智慧醫養空間的邊界將大大擴展,其內涵價值也將進行重塑。